# AI如何破解养老规划拖延症 #华城融
当听到「养老规划」这个词的时候,你会想到什么?
我猜,你很可能会觉得「挺有必要」,这些年不管是金融机构的养老知识普及,还是自媒体文章,都强调年轻人提前做好养老规划的重要性,这些内容要数据有数据,要逻辑有逻辑,都是很有道理的;同时,我猜你还可能觉得「以后再说」,养老挺有必要,健身挺有必要,早睡早起也挺有必要,这个世界上挺有必要的事情挺多,好多都没开始做,反正现在还年轻嘛,等一等,看一看,以后再说吧。
理财笔记专栏写了100多期,主要是围绕「如何做好投资」这件事展开,而如果往上追问「为什么要做投资」,养老规划就是一个重要原因。投资这个词有很多定义,其中一种定义是,「用当前的现金交换某一类资产,并期待这类资产在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现金」,这个定义强调投资是跨越时间周期的资金配置,而养老规划本质上也是跨越时间周期的资源配置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做好养老规划也是个人投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。
今天这一期,先不聊养老规划具体的工具和方法论,我们先谈谈,如何让自己对养老规划重视起来,行动起来,开始了解、研究和践行养老规划。
如果你像前面描述的那样,知道养老规划有必要,但还没有开始行动,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拖延症或者认为是缺乏远见,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,人的大脑生来如此。
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哈尔· 赫什菲尔德做过一个实验华城融,在《The stranger within: Connecting with our future selves(心中的陌生人:与未来的自己建立联系)》这篇报道中,记录了实验结果:
「“当人们想到自己的未来时,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……就像街头的陌生人,” 社会心理学家哈尔·赫什菲尔德这样说道……他发现,我们对20到40年后自己的情感疏离,能够解释一些现象,比如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为退休攒够钱;为什么明知有患重病的风险,却依然放纵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;以及为什么即便清楚未来可能承担后果,还是做出了不良的道德选择。
赫什菲尔德与他在斯坦福的团队利用fMRI(功能性磁共振成像)技术成功记录了这种“脱节”现象。他们对比了受试者在描述当下自我、十年后未来自我以及其他人时的大脑神经活动模式。结果显示,思考未来自我时的神经反应模式,与思考他人时的模式最为接近。
换句话说,在大脑层面,未来的自己“看上去”像是一个陌生人。研究中大脑活动差异最大的参与者,也就是那些未来自我感觉最像他人的人,在做财务决策时表现得最缺乏耐心,也就是说,他们不愿意为了将来更大的经济回报而等待。」
一旦我们理解了,原来在我们的大脑中,未来的自己不是自己,我们常说的知易行难的现象,也就很容易解释了。
比如,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年初的时候,给自己立下健身的Flag,因为立Flag是当下的你,通过立Flag的行为,当下的自己收获了自律的自豪感;而这个时候,需要每天早起晨跑健身的是未来的你,按哈尔·赫什菲尔德的理论,相当于陌生人。你看,荣耀属于自己,辛苦属于“陌生人”,当然可以随便立Flag。
而到了大清早要从温暖的被窝里面爬起来的时候,马上要直面挑战的是当下的你,而能够通过持续健身收获健康的是未来的你。你看,辛苦属于自己,享受属于“陌生人”华城融,自然就缺乏动力了。
同样的,在养老规划上面,我们面临的问题也类似。牺牲当下消费享乐的,是自己,而能够享受养老规划好处的,是几十年后的“陌生人”,这的确是挺难行动起来的。
那么,我们该怎么做,才能让自己突破大脑天性的束缚,果断行动起来呢?
治标又治本的方法,当然是认真学习,深入研读关于养老规划的书籍或视频,深刻的认识到养老规划的必要性,具体且清晰的掌握养老金融工具,制定从易到难的行动计划,一步一步的践行落地。
当然,这个方法需要相当的时间精力,有没有更简单便捷的窍门呢?有的,朋友,有的。哈尔·赫什菲尔德紧接着就做了实证研究:
「对大多数人而言,当下远比未来的一切更为重要。我们的核心研究问题是:怎样才能让人们从当下的时间框架中跳脱出来,与未来的自己产生联系?未来导向的行为是否与人们对未来自我的情感联结有关?
借助一款可以将人物照片老龄化的计算机程序,赫什菲尔德和他的团队发现,当人们看到自己未来面孔的逼真图像时,比如头发变得稀疏花白、出现老年斑、皮下脂肪增多,他们会更愿意把钱存入长期储蓄账户,金额几乎是之前的两倍。」
哈尔·赫什菲尔德的这项开创性实验发表于2011年。在当时,生成逼真的老年照片需复杂的面部建模程序,成本高昂。而如今,AI大模型的突飞猛进,每个人只需几秒钟就能免费获得同样的体验。
我把自己的照片(图1)上传到豆包,输入提示词「请给出我70岁的时候相貌的照片」,几秒钟之后,豆包就给到了我70岁的模拟照片(图2):
不知道你看完是什么感受,反正我认真的盯着70岁自己额头上的皱纹,手上的老年斑看了半天,已经决定要增加自己养老基金的定投了。
怎么样,你不妨也试试。当你盯着那张老年照片看上几秒,你或许会突然意识到:这个你以为的“陌生人”,其实就是你自己。如果AI能帮我们完成这一次「身份确认」,那或许,它也能唤醒你今天就开始准备的责任感。
毕竟华城融,再陌生的未来,也终将如约而至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